一、危与机并存,MCN第一案敲响版权警钟
8月30日,「MCN商用侵权第一案」尘埃落定。papitube作为被首先拉上台面的MCN组织,敲响职业警钟。
这一次的侵权事件源于papitube旗下评测博主「Bigger研究所」在2018年发布的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布景音乐在未经授权的状况下运用了Lullatone于2011年发布的原创歌曲《walking
by the side walk》。
消息一传出,「papi酱公司短视频伴奏被诉侵权」就登上热搜第一,并引起网友评论。
有网友在发现音乐版权商业发行渠道VFine Music是在今年三月才与Lullatone签署合同后,调侃VFine
Music是「音乐版视觉我国」。
但说实话,从维护版权角度来看,VFine的维权行为并没有什么过错。
而中招的博主的确存在版权认识缺乏的问题。在事件产生后,「Bigger研究所」于7月24日发布微博对状况进行解说,在案子宣判后,于9月12日再度发布微博抱歉,并结合本身经验制造了一期科普小视频,对此次侵权事件进行全面复盘。
在视频中,「Bigger研究所」坦承是由于本身版权认识缺乏,并表明理应赔偿版权方Lullatone的丢失。随后,papitube旗下博主纷纷为版权发声,表明理应加强版权认识,尊重别人劳动成果。
但抱歉之外,「Bigger研究所」在视频中提到的一些状况也值得注意。
比方,短视频创造往往要用到多个布景音乐,而曲库里音乐价格十分高昂,单曲价格到达上千元,且还存在版权授权不完全的状况。或是想要获得授权却难以找到版权方等。
在这种状况下,内容原创之路的确有苦难言,所长的微博宣布后,不少视频UP主深表赞同,纷纷表明在内容制造中遭遇过同样的困扰,以致所长这条「你拍的视频可能侵权了」的微博再次登上热搜。
尽管,「Bigger研究所」在视频中一再申陈此事与papi酱无关,可是,从专业角度来看,尽管与papi酱自己无关,但papitube作为MCN组织却难逃其责。
一般来说,MCN组织在与红人签约后,承担着协助博主拓宽、维护各分发渠道的使命,一起,也承担着对内容的数字版权进行办理的职责 。但由于现在国内的MCN组织开展模式尚不老练,商业化能力及内部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在内容制造上存在一定遗漏,因而,导致侵权现象产生。
事实上,从VFine
Music申述papitube以来,职业界对此案子重视甚高,最大的原因便是,此案具有跨国维权、短视频内容维权的取证难、价值确认难等侵权特殊性,一起,papitube又是短视频范畴数一数二的MCN组织,自带流量效应。
到现在,案子尘埃落定, 但在维权以外,更该被重视的是自媒体从业者要怎样防止侵权。
被枪打了的出头鸟papitube首当其冲,据所长视频了解,papitube现在现已购买了曲库,在对旗下博主进行版权认识培育的一起也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版权常识科普,先行收拾了一波可适用的版权攻略。
9月9日,papitube发布《自媒体从业者版权根底攻略》,从软件、字体、音乐、图片四个维度对短视频创造者供给参考建议。
在被版权迎头一击后,papitube首先做出反应,总结本身经验经验,输出第一手图文攻略,可以说,这将成为职业及创造者的警示路标。
二、短视频风口期的版权之恶
事实上,papitube并非个例,在短视频内容范畴,正在上演着音乐商场从前的版权乱象。
2016年以来,短视频内容开展迅猛,职业正处于粗野成长阶段,资料拼贴、片段交融、音轨替换等现象层出不穷。
这和短视频的出产模式密切相关。在短视频范畴,往往以UGC出产模式为主,许多短视频内容是对某一个长视频的二次剪辑和创造而来的 ,尤其是影视类、科普类,其间,在许多时候会用到影视作品的画面、布景音乐,以及一些有版权的图片。
即便短视频开展到现阶段,许多UGC和PGC内容都依旧没有太强的版权认识。中文互联网的免费惯性下,这些博主们数字版权认识单薄 ,甚至连本应专业的MCN组织、短视频渠道等都频频呈现遗漏。但随着互联网职业的进一步老练,职业对数字版权的维护认识在不断提高,随意运用受版权维护资料的现象正在被大众谴责。
与此一起,音乐版权方也瞄准了各路红人。
2017年,直播渠道花椒由于在未授权的状况下长期运用我国音乐制造权协会办理的音乐作品,然后站上被告席;2018年,斗鱼一姐冯提莫在直播中翻唱了音著协办理的歌曲《恋人心》,也被判侵权。
头部红人的侵权行为往往更简单被发现,众目睽睽之下没有藏得住的秘密。在直播渠道常呈现「没有授权,先唱了再说」的行为,甚至在一些电视节目,选秀综艺里,也常常呈现无版权翻唱。
2017年湖南卫视的华侨春晚无版权改编了维塔斯的歌剧;去年五月,北京卫视歌唱综艺《跨界歌王》里,徐静蕾翻唱了《恋恋风尘》,不仅没有获得授权,连词曲作者都一概隐去。
事实上,无论是直播渠道、综艺制造方,仍是明星自己,一旦在版权上翻车,不是补了授权,便是赔了官司。
音乐商场的版权战现已打了许多年,如今烧到短视频职业也是正常的。究竟,影视动漫、游戏等商用内容都在为音乐版权付费,短视频职业当然也不能例外。
其实,从2014年开始,国内的网络音乐渠道就开始进行版权收拾,各大渠道在整理线上音乐版权问题的一起也敞开了版权之争,腾讯、阿里、网易三大音乐巨头麓战不止,尽管战况惨烈,但经过一番混战后,网络音乐商场鲜少呈现没有版权的音乐渠道。
专业网络音乐渠道的战役燃至中场,可近邻短视频渠道的音乐版权问题却鲜少受到重视。事实上,短视频多以音乐作为布景或内容支撑,比之音乐渠道更是侵权高发地。
2018年,国家版权局针对抖音、快手在内的15家重点短视频渠道进行了约谈,经过自查、用户告发等方式,下架版权相关音频751个、视频5284个,永久封禁用户到达11203个。
对这些渠道进行清查后,侵权现象得到了进一步遏止,但这与宽广的内容商场比起来仍是微缺乏道,在短视频渠道之外,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渠道、组织以及个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短视频内容遍地开花的一起,一批老练的电子音乐版权交易渠道敏捷崛起,并快速占领国内数字音乐商用版权商场,这些音乐商用版权渠道面临侵权行为并不会手软。
尽管不乏版权权力人采用钓鱼式维权的现象,但现阶段难以依靠商场主体的自律性来规范版权问题,因而,版权渠道的批量维权行为对商场教育具有适当重要的意义 ,此外,短视频商场不阅历几次刮骨之痛也难以正视版权。
从短视频渠道、MCN组织到内容创造者都正面临着一场版权阵痛。随着职业规范的逐渐出台,这些侵权现象有所缓解,但这与浩瀚的内容商场比起来,还远远不够,在短视频职业仍然存在着各式各样边界含糊的版权之争。
papitube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一个,作为专业的MCN组织,尽管面临侵权问题现已高度敏感了,但仍然难以防止博主犯事,其实,刨根究底仍是版权认识不到位。
三、版权维护将成职业趋势
音乐商用版权商场的首先觉醒打响短视频职业的版权维护第一战。
在papitube之后,各大MCN组织、短视频等内容制造方获取正版音乐授权的需求将会继续突显。
但短视频与常见的音乐侵权略有不同,短视频中数字音乐主要触及短视频渠道、UGC用户、音乐版权所有者和网络传播者四个主体,在多重利益主体下,侵权行为的职责界定往往不明确,且现行的版权维护大多是「亡羊补牢」式的过后弥补,无非是「先侵权,等通知; 你通知、我删除」。
这种版权维护情绪并不健康,版权维护应该以事前预防为主,尽管侵权行为产生了这么多起,也有无数渠道和红人被拉上被告席,但大多数都是补了授权、赔了钱后就揭过不提,职业界真正需求的是有人站出来告知我们,怎样防止侵权。
但明显,鲜少有人认识到比维权更重要的是培育版权认识 ,大众也好,侵权人与被侵权人也好,不过是火烧到了自己头上才开始想着灭火,而没有想过经过供给正版解决方案来躲避侵权危险。
papitube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其在侵权事件产生后,根据本身的经验经验总结了一套自媒体从业者的版权方法论,在攻略中十分细致地列出了自媒体作者在内容制造中可以避开的版权问题。针对众多自媒体从业者即便有版权付费认识也苦于无对接渠道的现象,papitube还给出了可联络的版权购买渠道。
在papitube发布的这一则攻略中,从制造短视频内容的软件,到查询字体版权的网站,以及可用免费字库都列出来了。在音乐篇,也具体给出了音乐作品的版权界定规矩,比方「一首歌曲的版权分为两部分: 词曲和录音,所以一首歌的完整版权可能会归属于两家公司,未拿到完整权力的运用都会被视为侵权行为。 」
其实,数字版权的办理是MCN组织的重要使命之一,究竟,内容是MCN组织、短视频等制造者构建企业商业模式壁垒的中心,而一旦惹上侵权,迎来的将是万众责备与无休无止的官司。
从内容制造的源头掐断侵权才是正确的版权维护情绪 ,对于短视频从业者来说,papitube发布的《自媒体从业者版权根底攻略》可以作为版权维护的规范读物,无论是签约MCN组织的正规军,仍是单打独斗的短视频创造爱好者都可以从这则攻略里获益。
另一方面,在音乐版权维护成为趋势的当下,企业需求提前布局,在核算最佳成本的状况下获得有效的音乐版权授权,而papitube发布的《自媒体从业者版权根底攻略》正适逢其会。
此外,底子解决版权问题的途径不是某一次维权获赔金额有多高,而是教育商场,培育用户的付费认识、版权认识,高喊版权维护并不能躲避危险, 得落实到实处去,要供给具体的、有用的、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来推进职业前进。
原创文章,作者:学知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12.net/zsbk/61976.html